市政与交通学院讯(文/刘雪妮 图/李依蔓)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,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,知行工作室《爱上非遗》公共任选课第二专题“侗族木构技艺”于3月28日晚与学生如期相约,本次专题由工作室成员刘雪妮老师主讲。
课堂上,刘雪妮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风雨桥与鼓楼模型,同学们瞬间被精美的侗族木构模型吸引,对榫卯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随后,刘老师重点介绍了风雨桥、鼓楼、吊脚楼三大侗族木构建筑的历史由来、建筑结构以及传承价值,并结合图文、视频与大家分享了柳州三江(世界楼桥之乡)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,该地区在侗族木构建筑建造过程中要举行上梁仪式,竣工后会举行百家宴、开楼门和踩桥仪式等,让同学们在教室中就领略到了侗族文化风情。
在了解到侗族木构建筑的历史和基本构造后,同学们就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课堂实践环节。大家自发组成三人或四人小组,分头对小组领到的建筑模型构件进行研究,通过相互讨论与分工合作,一座座精美的风雨桥、鼓楼手工模型就在同学们手中逐渐成型了。同学们拿着团队合作搭建的模型都感到非常开心,并与作品合影留念。大家表示,《爱上非遗》这门课程让大家与非遗文化有了“零距离”接触的机会,对接下来的非遗课程越来越期待了。
知行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结合学校建筑专业特色开展非遗文化传承,“侗建非遗”项目是继2022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后,围绕侗族木构文化通过举办模型搭建大赛、知识竞答、筹建工作坊等途径打造的精品项目之一。接下来知行工作室还将继续深挖非遗内涵,将更多生动有趣、有教育意义的非遗文化引进校园、带进课堂,送进学生心中。
刘雪妮老师正在进行理论授课
同学们在认真听讲
同学们正在搭建侗族木构建筑模型
老师与学生在进行互动
学生作品展示